6月30日,初代网红品牌桃园眷村突然官宣回归,在上海利园开出首店;同月,曾因山寨泛滥而沉寂的鹿角巷也高调宣布全国30家门店齐开,并疯狂招募城市合伙人。两大品牌的“复活”操作,引发行业热议——这是餐饮业复苏的信号,还是昙花一现的回光返照?
一、桃园眷村“诈尸”情怀牌还能打多久?
桃园眷村成立于2014年,凭借豆浆油条吃出高级感的差异化定位迅速走红。其门店装修主打文艺复古风,一碗豆浆定价20元,烧饼油条套餐38元,甚至被贴上“早餐界爱马仕”的标签。巅峰时期,桃园眷村在上海、北京、杭州等一线城市开出40余家门店,单店月营收超百万。
然而,2018年后品牌迅速衰落,2020年几乎全线闭店。败退核心原因有三点:
1、定价过高,脱离大众市场:在消费升级的泡沫期,桃园眷村依靠“情怀溢价”吸引打卡,但复购率极低。随着经济下行,消费者更看重性价比,10~20元一碗的豆浆难以支撑日常消费。
2、盲目扩张,单店模型失衡:为抢占市场,桃园眷村在高端商场密集开店,但高昂的租金占营收30%以上,人力成本让盈利困难。部分门店日均客流不足百人,最终资金链承压。
3、品类单一,创新乏力:品牌长期依赖豆浆+烧饼组合,未能拓展高频消费场景。相比之下,老乡鸡、大米先生等通过全时段、多品类经营牢牢抓住刚需客群。
桃园眷村回归后不变的是复古怀旧的装修风格,新推出了村子口卤肉饭、肉燥拌面豆花捞等新品小吃。看得出桃园眷村正在发展更多样的消费场景。
桃园眷村的回归,本质上是一次消费降级时代的差异化突围。在人均20元快餐盛行的当下,它依然将豆浆定价12-15元,卤肉饭定在30元以上,这种品质坚守可谓大胆。品牌显然押注在一线城市中仍愿意为用餐体验买单的中产、小资群体。但在消费降级的当下,25元就能吃饱吃好,消费者是否还愿意为环境、情怀支付溢价费用?
更值得关注的是,其新增的卤肉饭、拌面等品类,正直接进入大米先生、和府捞面等品牌的主战场,而这些竞争对手早已通过成熟的运营体系建立起竞争优势。桃园眷村如果不能快速证明自己的品质价值,很可能再次面临一次性消费的困境。
二、鹿角巷“狂暴扩张”,逆袭还是豪赌?
鹿角巷的崛起与陨落更富戏剧性。2017年,其招牌产品“黑糖鹿丸鲜奶”风靡全网,引发排队狂潮。但品牌未及时注册商标,导致山寨店疯狂泛滥——巅峰时期,全国山寨店超7000家,正版门店仅100余家。

知识产权保护缺失让鹿角巷陷入长期打假战,创始人邱茂庭曾言花了一个亿打击假冒品牌。消费者难辨真假,正品口碑被劣质山寨反噬。
而鹿角巷假冒门店泛滥的原因也在其产品壁垒低。黑糖珍珠奶茶爆火后,乐乐茶、CoCo、一点点等品牌迅速推出脏脏茶等同类产品,鹿角巷的独家优势荡然无存。除此之外管理混乱,加盟体系崩塌。部分加盟店为快速回本,偷工减料、服务下滑,进一步损害品牌形象。

此次回归鹿角巷logo全新升级,不变的鹿角标志加上醒目的活力橙,记忆点十足。六月全国三十店齐开并开放加盟,为品牌扩张造势。为提升品牌知名度更是邀请多位明星担任一日店长。举办打卡活动,目前综合网络评价来看反响不错,新品也广受好评,看来鹿角巷此次回归是誓要收复失地。
鹿角巷的30店同开举措看似激进,实则是迫不得已的市场策略。当年因山寨问题陷入困境的它,必须通过快速扩张重新建立品牌影响力。但如今的茶饮市场已今非昔比:高端市场有霸王茶姬凭借原叶鲜奶茶建立产品优势,下沉市场蜜雪冰城以2万家门店形成规模效应,中端市场茶百道、古茗则通过创意营销持续吸引消费者。
鹿角巷选择的15-20元价格带,恰恰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区间。其推出的"鲜果茶+轻乳茶"新品组合虽试图创新,但能否改变消费者对其黑糖珍珠的固有认知仍是挑战。更重要的是,开放加盟虽能加速扩张,却也带来了品控风险,对加盟商家资质的严格把控、后续品控审查不可忽视。
三、行业回暖背后:复苏or虚火?
据中国烹饪协会数据,6月餐饮业表现指数有所回升,但整体仍处于微收缩状态。外卖补贴、旅游消费等因素虽带动短期增长,但消费者支出谨慎、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根本问题未解。以香港快餐巨头大快活为例,其2025财年内地业务亏损同比扩大121%,主因正是人均30+元的定价难敌本土品牌20元的价格战。
图片来源中国烹协
结语
桃园眷村和鹿角巷的回归,为餐饮业注入一剂强心针,但能否持续存活,仍需接受市场和消费者的残酷检验。当“情怀”遇上“质价比”,当“扩张”撞上“内卷”,如不能迅速找准品牌定位解决消费者痛点,这些复活品牌的生命周期还犹未可知。
图片来自网络,侵删